我的时间不多
这也算是我打算回顾我这一周。
“我的时间不多。”我经常这么说,时间多少是相对的,但相比于大多数而言,我的时间不多。我在工作日的空闲时间很少,早上和晚上加起来我觉得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在周末的两天,我也有可能加班,就像这周,周六加班一下午,周日在家加班大半天。我一度有些崩溃,因为工作日的强度已经很大了,而我在周末又不能休息过来。好在我可以较快地调整过来,只需要换个环境出去走走,和带上一本书读上一个小时,我就会感觉和工作切割开了。
这也算是我打算回顾我这一周。
“我的时间不多。”我经常这么说,时间多少是相对的,但相比于大多数而言,我的时间不多。我在工作日的空闲时间很少,早上和晚上加起来我觉得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在周末的两天,我也有可能加班,就像这周,周六加班一下午,周日在家加班大半天。我一度有些崩溃,因为工作日的强度已经很大了,而我在周末又不能休息过来。好在我可以较快地调整过来,只需要换个环境出去走走,和带上一本书读上一个小时,我就会感觉和工作切割开了。
这本书是我在多抓鱼买的,也是之前很多次听到这个书名,自己团队里也有人在看,所以认为值得一读。不过,在一开始并没有很高期望,只是当作放松读物来看的,最后的结果并非如此,它短小精悍。
周末,我用GPT帮我生成月度总结的模板,其中有一节是
05 职业发展 描述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进展和计划:
- 职业目标的推进: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新的体会和思考。
- 职场经验的积累:通过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提升了哪些职场能力,如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我在想,如果我们想要进步,比如在工作上,我们需要取得反馈,无论反馈的好坏。当看到这一节时,我不得不发问: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我的职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我无所事事,坐在日式的懒人椅上,翻起这本书,上次翻了一半,这次没有花很多时间就翻完了,书的内容并不多,很容易读,如果专心读的话,我感觉3~4小时应该就能读完。
端午节我回了一趟家,这是我工作后的惯例——每半年回一次家。总感觉假期并不是很多,清明、五一和端午,以及其它的一些节日,再加上每周还可以歇上两天,看起来假期挺多的,但还是感觉工作很忙,工作应该是真的很忙,工作到第四天已经开始感觉到疲惫了,并不是每天都感觉充满能量。
我经常会提到时间,这次也是,我此时此刻感觉拥有时间,又感觉没有真正拥有它,我有很多待办事项,有一推收藏书单想去读,又有很多新鲜技术(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生)想去学,我对外界声称自己心态很平和,但在内心我知道这不总是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拒绝一些人和知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这算是一本历史书,讲的是人类史学,作者在分析人类发展至今的一些关键因素,以此来回答亚力的问题[1]:为什么白人做出那么多东西?而黑人却没有。以及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时间变简单了,也可以说,事情变轻松了,我没有那么疲惫了,我适应这种节奏了。
我回看这异常艰难的一个半月,就在此时此刻,我觉得事情很普通,我也很平静。我想起当我看《尼安德特人》后写的一个题目:你当越过一座又一座山。 这真的很难!我见到很多非常聪明,或者非常有能力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路上。这个世界很丰富,我们无意间便被诱惑事物吸住,什么是我们所选择之物?当我们使用时间之时,时间并不是真的在被我们使用,主观意识被放在了次等位置,甚至被逐渐忘记。我们当然不会永远迷失,但迷失很难定义,正确很难定义,居于现状之时,很难认识到自己边界之外的事。人的状态会变,很多时候是随着习惯的改变而发生,个体与生活会逐渐配合到融洽的地步,我们称这为舒适区。轻松一些地生活很容易,困难一些就变的很难。当个体认识到自己所能控制的生活时,除去了在生活中不知思考和逃避生活的人,个体行为就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使知道获得丰富结果的方法,很多有能力之人并不会去做,因为这真的太TM的难了(就像《闻香识女人》中说的)。
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梭罗
我很多次提到时间,并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我想学习很多东西,也想放松,现实是两者我不能兼得,所以我必须做出取舍,保持两者平衡。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
春天真真实实的来了,气候变得更加舒适,人们也变得更加有活力了,生活似乎又重新充满了希望,这是环境带给人的状态的改变。在这种舒适的季节,又或者说慵懒的季节,做什么事都显得十分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