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简单回顾最近两周

- 3 mins read

我依然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但好的是我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我没有让自己待在舒适区,我在艰难处看到自己与之前的不同,就像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或是阶段性地经历 Here Comes The Sun 时刻,过程会很痛苦,但是是值得的,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旅途即奖励),如此而已。

对臣服实验的实验

- 5 mins read

上半年,我读了一本书叫《臣服实验》,作者是一名瑜伽士、冥想者、素食主义者、企业家,他讲了自己通过做的一个绝对臣服的实验对自己的改变,而且他把这个实验坚持了几十年,书中所写看起来结果是成功的,我不是很在意这个结果,我在意他的思路,这种做法可能真的奏效。而且我也发现身边一些人正在做着臣服这件事,不过他们不自知,他们臣服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应该臣服,而非将其看作一个实验,一个过程,并反思这种做法对生活的影响。

现在回到另外一种视角看它——它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我曾经记录过一句:

心境的变化来源于现实与预期的不匹配。

这句话可以解释痛苦,假如我们不得不做我们不愿做的事,也就是我们期望做的事与实际在做的事不符时,我们感觉痛苦,或者是我们期望得到的与实际得到的不符。如果目前为止,出于实际考虑,我们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非认为我们没有勇气改变现状),臣服实验提供了一个思路:不要想太多,get it done。 专心在你所做之事上,抛弃它的实际价值,dive into it,把它完成,你会把做这件事变得很熟练,你会逐渐在做这件事上精通,当它完成之时,你可以松口气说,让你心烦之事现在被解决了。

读《深度学习革命》

- 1 min read

读一本书并不会花太多时间,比如这本,但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我是用iPad和手机读完的,虽然确实便捷,资料可以在多个设备同步,记录笔记只需要复制和粘贴,但坏的是,我很难持续太久,长时间用电子屏幕看书会让眼睛不舒服,会不自觉地逃避内容,而非更深入地体验内容。在地铁上用电子设备很方便,不过仅此而已,你很难做到专注,电子屏幕渲染更多彩的内容更适合(以上为个人观点)。

我的时间不多

- 2 mins read

这也算是我打算回顾我这一周。

“我的时间不多。”我经常这么说,时间多少是相对的,但相比于大多数而言,我的时间不多。我在工作日的空闲时间很少,早上和晚上加起来我觉得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在周末的两天,我也有可能加班,就像这周,周六加班一下午,周日在家加班大半天。我一度有些崩溃,因为工作日的强度已经很大了,而我在周末又不能休息过来。好在我可以较快地调整过来,只需要换个环境出去走走,和带上一本书读上一个小时,我就会感觉和工作切割开了。

01 基本信息

02 阅读背景

这本书是我在多抓鱼买的,也是之前很多次听到这个书名,自己团队里也有人在看,所以认为值得一读。不过,在一开始并没有很高期望,只是当作放松读物来看的,最后的结果并非如此,它短小精悍

分析职业发展

- 3 mins read

周末,我用GPT帮我生成月度总结的模板,其中有一节是

05 职业发展 描述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进展和计划:

  • 职业目标的推进: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新的体会和思考。
  • 职场经验的积累:通过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提升了哪些职场能力,如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我在想,如果我们想要进步,比如在工作上,我们需要取得反馈,无论反馈的好坏。当看到这一节时,我不得不发问: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我的职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像机器一样做事

- 5 mins read

端午节我回了一趟家,这是我工作后的惯例——每半年回一次家。总感觉假期并不是很多,清明、五一和端午,以及其它的一些节日,再加上每周还可以歇上两天,看起来假期挺多的,但还是感觉工作很忙,工作应该是真的很忙,工作到第四天已经开始感觉到疲惫了,并不是每天都感觉充满能量。

读《伟大为什么不能被计划》

在路上的红青蛙 - - 3 mins read

我经常会提到时间,这次也是,我此时此刻感觉拥有时间,又感觉没有真正拥有它,我有很多待办事项,有一推收藏书单想去读,又有很多新鲜技术(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生)想去学,我对外界声称自己心态很平和,但在内心我知道这不总是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拒绝一些人和知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在路上的红青蛙 - - 2 mins read

这算是一本历史书,讲的是人类史学,作者在分析人类发展至今的一些关键因素,以此来回答亚力的问题[1]:为什么白人做出那么多东西?而黑人却没有。以及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