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perceive Long Termism?

- 2 mins read

How to perceive Long Termism? / 如何看待长期主义?

1/ What is Long Termism from me?

I have seen the word many times, and people around me often refer to it as well. Now the word is used to describe doing a thing with a long-term plan and the participants aren’t hurried to achieve many goals. They do the thing step by step. In other words, they don’t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s. Sometimes this is pretty difficult to forgo to chase short-term benefits or gains. Short-term things are easy to do, such as swiping short videos, but they always make small effect, which is usually ignored or forgot, unless we can connect each one in them. So doing short-term thing is almost up to our current state. When our state changes, the behavior follows it. In addition, the state changes frequently. Thereby we always do normal things that can satisfy our short-term demand, like physiological need and stimulus. That makes us seem primitive, I think. Just because we can’t control ourselve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with animals(I don’t mean discriminating animals).

这本书很薄,只有167页,它带给我认知上的启发有2点:

  1. 怎样看待现代社会中的消费(提供了一个角度)?
  2. 新穷人/当代社会的穷人的境遇。

01 人们对娱乐的追求从生产阶段转移到消费阶段

科技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但从事生产的人在工作中体验到的快乐却因生产力的提高而改变了,工作让人感到是被动的,人们在工作中收获不到快乐、意义,但是人的这种需求又需要得到满足,在消费中获取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读《失明症漫游记》

- 1 min read

疫情三年已经很难熬了,如果我们集体得了失明症,那肯定又是一种更加难以想象的景象。虽然与《鼠疫》有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方面,这本书更多的是扩展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引起我再次思考生命的价值。如果某天我们变成了蝼蚁,或者是只有思想、无法行动的生物,我们还会选择继续自己的存在吗?又是什么支持着我们一路走下去呢?

第一次川西行

- 5 mins read

何时出发?

这是一个问题。在周五出发,在下午六点钟之后,一个劲儿地只管往前走,不想往回看一眼。我背着很重的行李,在地铁里,我和同行频繁地盯着时刻表看,我们怕赶不上飞机,一个劲儿地冲,这次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人的大脑真的很神奇,在条件不足时做出取舍,以达到最后的目的,只是对目标打了折扣,就像吃饭时最后一口饭正好对应最后一口菜,不多不少刚刚好,充足的资源或有限的资源都能很好地应对。

读《悉达多》

- 1 min read

这本书讲了主人公——悉达多的成长故事,他一点一点寻找自我,经历了世间百态,重新认识自己,尊敬每一个事物,认识到其中的统一性、万全性,即

控制不合理,我们需要完整性

想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的成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优越性在于教学,但是传授的道理并不一定能实用,新人要把该走的路都走一遍,不能强求。所以长辈对晚辈的干预有时是不合理的,这会造成晚辈的成长畸形,或是心理残缺,感觉自己的人生不完整。

上周末自己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21公里),有些激动,我是第二次跑20公里,只在跑前的前一周练过一次这么长的,加上自己最近几周工作强度很大,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撑的住。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很好的,成绩1小时50分,我是非常满意的。这篇文章总结自己这些年跑步的收获和对跑步的认识。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 1 min read

让我们开始吧!

从春节开始,断断续续在今天读完,读完依然会感觉心潮澎湃,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我惊叹“这本书太硬了!”陀翁不愧为陀翁,书中对细节的描写、心理的描写仿佛自己的胸腔打开了给他看过了一样,而且它不是在一处,而是散落在书中的各个部分。虽然它没有让我有在读的时候因激动而窒息的感觉,但是它就是一页一页糊在你的脸上,像是在说,“看吧,你这个活生生的人。”它没有追求完美性、英雄主义等等,它就是在平淡中叙述一个事件,但却有着惊人的力量,通过主线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分叉,让我感受到作者思维的发散,但又非常有深度。我觉得作者并没有费力去专门表达什么哲学思想,叙述就像是自然流动,发展到某个时间点则平淡地去叙述,但是它们都很有深度,或者说准确,作者只是在观察自己和社会,然后表达出来,我感觉他并没有想太多。

读《影响力》

- 2 mins read

上周末在火车上读完一直没时间写笔记,早上占用了听英语的时间来做它,加上现在的心情也不错。

这本书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来告诉我们,如何利用人类心理或行为上的一些特点,来帮助我们说服(persuade)他人,同时动物有时也具有这种特点。

我们是时候系统性的研究一下创造(create)了,这样一个新东西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本书前面大半部分在阐述对自己调查的分析,读起来稍微有些无味,但到了最后两章,作者开始真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了(也有可能我前面都没有认真读🥲),那种感觉让人豁然开朗,此时如果再重读前面几张会有效果更好、更深刻的体会。

读蔡崇达《命运》

- 2 mins read

这是一本很解压的书,读完之后让我感觉很容易放下很多东西,听阿太讲故事,人的生命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我们都要让当下的生命过的满意才行,不然灵魂还要再走一遭,非要满意不可。里面的人很温暖,不贪心,想到书中一句话(大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