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Posts/

读《月亮和六便士》

·2 mins


当读到这本书的末尾时,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读《源泉》时候的感觉,感觉血向上涌,涌到喉咙,涌到脑袋,你想要爆发,想要用尽全身的力。但这种感觉并不痛苦,有一种久违的满足感,感觉突然就会热泪盈眶,如果不是在地铁上,我恐怕真的已经如此了,然后是望着窗外发呆。

我总是觉得,生命其实很轻微,“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总是有很多东西是高于生命的,虽然生命无价。与其说某人偏好苦难,不如说其从中获得的东西远远地优于苦难,或者是其所追求的东西远远地好过苦难,苦难无非是附加其上。

有时,你像是感觉到物体的召唤,像是经历了神谕一样,你知道你必须要那么做,你没得选,你知道什么是的,道德、情感和所有的顾虑被放下,你只是想让那个物体尽情的表达,去充分地吸收和释放,它最后会生长为一个奇迹。

那个画家只是感受到了那个东西,它超越常识,很难被人一下子发觉,普通人需要经过很多次引导可能才能欣赏到这种美。美青睐于某个事物之上时,在创作此物时,技巧性已经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表达,是沉浸其中,或将你包裹的氛围,也有可能技巧已经被创作之人在深刻理解后内化成了表达的反射,美就在那个时候被恰如其分地表达。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我想起高中的时候写议论文,这本书被人无数次的拿来做论据,去歌颂和称赞生命之上的东西,这无可批判。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视角去说,我们生活中难道不就有很多这种人吗!只是有些人有这种才能,有些人没有,在他们成名之前,我们作为普通人与书中描写的人的做法并没有太大差别,我并不觉得人性过了一二百年就会发生巨大的进化,我们可能还是会对某个“流浪汉”拿来的作品嗤之以鼻、冷嘲热讽,并且八成那个东西就是个“垃圾”,在经历过很多次这种事情后,当遇到真正的超越常识、居于世俗之外的艺术品时,我们自然地把它和前者归为一类,不愿再多瞧一眼,谁让这个市面上“假货”太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