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巴厘岛之行
10月9日
这是对巴厘岛旅游的记录。让我们慢慢述说。
我在这里待了8天,前5天和女朋友以及其他同行的小伙伴一起玩,后面几天自己solotrip,我恍然意识到这和我在杭州的状态差不多,无非是花时间去适应下当地的生活习惯,我做瑜伽或是逛逛公园,他们确实帮助我放松心灵,但我意识到,这总归是有限的。问题依然是来自内心。浑浊之眼在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迷惑,即使有外在治愈,但逃不出短暂的结局。所以我意识到——我应该做心灵的沉淀。那是一种我能意识到、观察到我在做什么,而非被他者、社交媒体、某些人或者某些环境影响我的表现。我承认人是社会和环境的产物,但这是一种广泛的结果,这并非意味着逆主流是不可行的。纳瓦尔说:人们的行为只是为了获得社会性认可,这和我们做猴子没有太大的区别。自我意识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但现在我觉得自己正在丧失自我意识,我不得不做的是和社交媒体、色情做对抗。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泛泛而谈的话题,做自己——在全世界都可以找人聊起来,我们有时贬低别人心口不一,有时又强调面对现实,我们一直都是矛盾的个体,但现在,这种矛盾在简化,因为我们的意识越来越多被互联网和主流意识形态所占据,我们所说的“做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是否要解释通现在的自己,和现在的行为?此时此刻,下一秒你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区别是什么?为何做,又为何不做?
我是一个相信计划的人,我希望自己的生活像发条钟表一样精细计划,毫无计划让我觉得慌乱,但旅游的这些天,和在杭州的前些天,我觉得自己是没有计划的,以及我的计划让自己格外劳累,从而很难坚持。就现在而言,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应该向谁敞开心扉呢?我的生活经历让我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伤口给别人。我对生活有很多不满,现在的我认识到,我不应该去抱怨,而是努力打好自己的每一张牌,生活既不好也不坏,我很理解孔子所说的颜回的快乐,物质条件的贫乏并不绝对影响精神状态,只是绝大部份时候,我们会被物质所影响。简单和耐心是两条绝对重要的原则,我无法应对仓促和风险,所以我只是遵守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低风险的原则,然后静静地等待和依靠复利。
我很向往精神的自由。
25年10月9日晚。
10月11日
现在是在杭州,经过一整天的在路上的时间之后,我从一个赤道附近的城市就回到了家。虽劳累但幸福,我很信奉一句话:在哪里不重要,和谁在一起更重要。每次见到赖,我都觉得异常愉悦,即使什么也不做。
讨论困难之事
让我们来说说心灵之旅。很多人去巴厘岛去寻找心灵疗愈,我们做瑜伽或是冥想,当然这里还有印度教和佛教,这里的每家基本都会供奉神灵,即使在路上你也可以随处见到贡品和神像,人们很友好,经常会对你微笑。以及,你还可以去海边,去稻田,去徒步,总之,这里很适合放松,吃一些东西,面对着自然,然后再做一些运动。
度假和focus总归是有区别的,轻松的环境很容易激发创造力,但生产力可能就是问题,加上交通问题,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即使每天有很长的白天和便宜且好喝的咖啡,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工作的地方。
心灵启迪和心灵通透是什么?足够简单,但又对外界充满兴趣,这种人不会释放一种沉闷的状态,就像是一棵树,简简单单伫立,每日一点点生长,昆虫、鸟儿和动物都可以在这里觅食和休憩,它只是简简单单在那。它不会忽然连根拔起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或是因为被折枝、被伤害而萎靡不振,它很清楚自己的情况,它只做简单的事,只有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外人才会意识到它的明显变化。
四季更替是来自自然的一个充满智慧的示范。珍惜春天的新绿,也坦然接受秋天的收获和凋零,但依然要挺过冬天,然后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古人常讲寓人于物,如果单纯将人比做事物就非常好笑,他们看到的都是物的抽象,并接受物的有限性,获得一部分自由也失去一部分自由。人们在乌布(巴厘岛的一个小镇)看起来就是这样,十全十美从不存在。
瑜伽和修行
乌布和苍古都有几家做瑜伽的地方,很多人来这里做瑜伽,这里被称作瑜伽者的世界能量场,环境确实有它的价值,但在自己家我们依然可以遇到自己的神明。可能存在纯粹的人,但我觉得不存在类似乌托邦的纯粹的地方,城镇、小城市、大城市是各自的微缩版本,人们所组成的组织也是如此,总会有让你鄙夷之物存在,甚至可能我们自己便士,区别只是在于比例。
可能我去的都是商业区的瑜伽场所,以及我并不预备理解大师的条件,我们在寻找时,我们自己也在变得越来越精进,发现plateau(瓶颈)才会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大师,在哪里修行都是一样,即使是在闹市。
海
海总让人平静,任何事物在海水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在水里也让我觉得仿佛在另外一个世界。巴厘岛的海边比大陆更干净一些。进击的巨人里艾伦问:在海的那边是什么?答案是人们自己。依然充满着人性的善与恶。我在24年9月份第一次出国,这个月是第二次,每次你都可以见到民风不一样的当地人,旅游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同时你也在一直观察自身,经历崩溃,也重拾信心,保持向前和一直在路上。
结语
我很清楚自己在写一些随笔性的文章,这像是螺旋,有时我写的不错,有时像是流水账,我写这些东西是为了让我静下来,帮助我想明白。
巴厘岛之行本来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很可能把它放在旅行清单的后面。但和谁一起玩总是胜过在哪里玩,这里也依然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们的生命总是一去不复返的,所以一起珍惜每一刻吧!
25年10月11日深夜(12日凌晨)。